首页 资讯 正文

肥城:山楂树下藏金薯“一地双收”

体育正文 300 0

肥城:山楂树下藏金薯“一地双收”

肥城:山楂树下藏金薯“一地双收”

走进肥城(féichéng)孙伯镇五埠村,漫山遍野的(de)山楂果已形成幼果,树下的田垄间,村民们正忙着翻土(fāntǔ)、覆膜、栽种红薯(hóngshǔ)苗。今年,五埠村持续深化“山楂+红薯”农业种植模式,通过科学规划与技术升级,让土地资源“一地双收”。 五埠村(cūn)地处山地丘陵区,土壤肥沃但(dàn)传统种植模式(móshì)效益有限。今年起,村集体、农户共同(gòngtóng)联合镇农技专家,结合(jiéhé)山楂树喜光、红薯耐阴的生态(shēngtài)特性,试点推广“山楂+红薯”复合种植模式,利用了山楂树根深,红薯根浅,双层根系吸收不同土层养分,减少化肥依赖的养分协同优势。同时,山楂树分泌的生物碱可抑制(kěyìzhì)部分红薯的虫害,减少农药使用,优化病虫害防控技术。“我们村定期邀请市、镇农技专家开展(kāizhǎn)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。近期是栽植红薯的季节,前两天刚开展了“山楂修剪(xiūjiǎn)+地瓜覆膜”实操培训,大幅度提升了村民的科学种植水平。”五埠村党支部书记说道。 据了解,五埠村(wǔbùcūn)种植户选用“烟薯25”“济薯26”等高淀粉、耐阴品种,适应树(shù)下弱光环境;“我种植了10亩山楂,种植了红薯(hóngshǔ)之后,采用了‘地膜覆盖+滴灌’的种植技术,既能省水,又能保墒,大大缩短了红薯生长周期。我粗略算了一下,通过新种植模式(móshì)探索,预计红薯亩均产量8000斤,比传统种植模式亩均增收(zēngshōu)近1万元,实现亩均收益1.3万元”种植户徐亮(xúliàng)亮高兴地分享。 目前,五埠村现已推广“山楂+红薯”复合经营种植20余亩,预计年增收20余万元(yúwànyuán)。新的种植模式不仅是对传统农业(nóngyè)的革新,更是乡村振兴(zhènxīng)战略下“藏粮于地、藏富于民”的生动实践。从“山楂红”到“红薯甜”,五埠村不仅让土地“生金”,真正(zhēnzhèng)实现(shíxiàn)“一亩地两份钱”,更让乡村振兴的梦想照进现实。 (大众新闻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纪宗玉(jìzōngyù) 冉玲 李中华) (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(tóu)稿,提供线索,包括文字、照片、短视频(shìpín),文字投稿务必(wùbì)配(pèi)上照片、短视频。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@126.com,热线电话:05388011909。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、手机,以便进一步(jìnyíbù)联系。)
肥城:山楂树下藏金薯“一地双收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